
{{ item.time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喀喇沁旗人大常委会把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筑牢百姓食品安全防线。近日,喀喇沁旗人大常委会及时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市人大主任座谈会议精神,并对食品安全专项监督工作进行重点部署。随后召集了由人大、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全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职责,提出具体措施,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故意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严把重点区域“源头关”,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实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食品安全,紧盯群众关心的“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等重点品类,聚焦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农村集市、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食品摊贩、大中型商超和餐饮单位等重点区域,定期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对存在故意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从严惩处,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了食品安全“雷霆”系列行动,集中推进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劣食品、校园食品等专项整治。截至目前,检查农村食品经营单位2956家次、肉类生产经营904家次,抽检农村食品385批次、肉类68批次,立案23件,结案9件。同时,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及时曝光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在全旗范围内发布违法犯罪线索征集公告,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皆管的局面。
严把食品市场“检验关”,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食品市场日常巡查力度,不断完善市场监督和抽检制度,推进“部门监管+人大监督+公众参与”的协同模式,推动各方责任落实,形成监管合力。联合市场监管局、农牧局等相关部门,通过四不两直、突击检查、公开透明的监督方式,聚焦高风险领域,排查整治食品安全中的安全隐患,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质量。进一步增加市场抽检密度和频次,提高本地产品和外地产品抽检覆盖率,严厉打击经销不合格食品行为。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农产品速测2210批次,定量检测141批次,合格率均为100%;肉类专项行动中,屠宰环节对全旗屠宰企业进行综合检查12家次,要求企业按规程和技术进行屠宰,对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产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流入市场。全面开展“瘦肉精”及违禁药品使用检查,检测牲畜尿样1550头份,合格率100%。对养殖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共发放告知书100余份,签订承诺书及责任书50余份。
严把餐饮消费“质量关”,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旗直相关部门深入排查治理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和经营过期、劣质食品、环境不整洁等问题,加强对饭店、单位食堂、学校食堂、小型餐饮单位以及人员密集的餐饮服务场所的监督管理,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规范餐饮服务人员健康证的管理,强化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扩大推行以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等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追溯制度,及时发现和查处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强化餐消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规范餐饮具消毒经营行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各环节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共计检查餐饮单位353家次,其中学校61家次。发现问题41个,下达责令改正41份,目前均整改完毕。检查餐具消毒厂家6次、抽样3家次,抽检合格率为100%。检查公共场所427家次,发现问题189个,均纳入整改台账并限期整改。
食品安全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喀喇沁旗人大常委会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提升治理效能,合力守护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林西县人社局集中学习《内蒙古自治区诚信典型选树对象目录 2.0 版》
发布时间:2025/07/03林西县司法局开展《内蒙古自治区 守信激励措施清单(2.0)》学习培训
发布时间:2025/07/01元宝山区公安分局组织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分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发布时间:2025/07/01林西县农牧局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守信激励措施清单(2.0版)》学习培训工作
发布时间:2025/07/01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