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交流小组将根据《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沪府办规〔2023〕1号)和《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23〕8号)两份政策文件,围绕营商环境专项指标,对比分析京沪在其营商环境6.0文件中出台的具体改革举措及特色做法,为各地、各级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参考。
北京市营商环境6.0政策文件分析
2023年4月6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共提出165项改革举措。
从结构上看,北京6.0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提出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改革重点;第二部分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区域一体化”五条主线,详细叙述了营商环境改革主要任务;第三部分围绕组织实施、企业服务、数字赋能、重点示范区域、改革政策实施、政策宣传培训等六个方面搭建了组织保障细则。
从内容上看,第二部分(主要任务)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区域一体化五个方面为主线提出165项改革举措,其中:
市场化主线包括推动企业开办更加简便(7项)、实现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6项)、降低企业存续和退出成本(3项)、推动工业产品快速准入投产上市(3项)、进一步破除隐形壁垒(2项)、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4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公开(7项)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扩大告知承诺审批事项范围及“一业一证”场景改革是市场主体准入准营方面的重点;消费领域企业、工业领域企业为企业准营制度重点关注对象。
法治化主线包括着力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8项)、实施精准有效监管(4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5项)、加大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力度(9项)、推进司法质效不断提升(5项)、深化企业破产制度改革(4项)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对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出了明确的定量考核目标,即到2023年底,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达到100个以上,实现服务企业3万家以上。
国际化主线包括不断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环境(5项)、大力提升国际贸易发展环境(14项)、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人才发展环境(5项)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通过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鼓励贸促机构、会展企业举办或参加境内外展会等方式为外商投资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跨境贸易领域改革侧重方向。
便利化主线包括系统创新政务集成服务(2项)、全方位优化利企便民服务(6项)、提升政务信息化服务(4项)、推进政务标准化服务(7项)、重点推进智慧税务建设(4项)、积极开展稳定和扩大就业服务(4项)、不断提高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效率(7项)、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报装便利度(5项)、用好各类金融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1项)、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3项)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打造“系统集成”政务生态是政务服务领域改革重点之一。
区域一体化主线围绕商事制度(4项)、协同监管(5项)、政务服务(4项)、跨境贸易(4项)、知识产权(4项)等五个方面,提出21项具体举措,着力破解制约区域市场主体经营发展体制机制性障碍。
上海市营商环境6.0政策文件分析
2023年1月28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共提出195项改革举措。
从结构上看,上海6.0划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思路,提出指导思想、评价标准、服务理念及战略目标;第二部分从BEE指标维度,按照国际可比、对标世行,围绕与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获取金融服务、纳税、办理破产等方面开展重点领域改革;第三部分从企业全生命周期维度,参考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特色指标,围绕政策、企业、信用、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服务和监管;第四部分从区域维度,聚焦重点地区和主体,进行针对性定位和部署;第五部分从协同配合、监督考察、宣传推介等三个方面搭建了组织保障细则。
从内容上看,第二部分围绕世行BEE10个一级指标提出59项具体改革举措,其中市场准入退出9项、获取经营场所8项、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报装9项、劳动就业8项、获取金融服务9项、跨境贸易13项、纳税6项、解决商业纠纷6项、促进市场竞争10项、办理破产7项。
第三部分围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的特色指标提出47项具体改革举措,其中政务服务6项、政策服务5项、企业服务6项、信用服务4项、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6项、简化证明事项3项、精准高效监管4项、规范监管执法7项、法治保障6项。其中,更加强化“一网通办”的企业服务功能是政务服务数字化的改革新方向;避免“一刀切”“运动式”执法是上海规范监管执法领域改革重点之一。
第四部分围绕国家战略任务在上海的重要承载区,包括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科创区、商务区及一体化示范区进行写作。其中浦东新区从市场准入、人才签证、研发机构聚集、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临港新片区从“央地协同”监管机制、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等方面进行制度突破;张江科学城、虹桥商务区、长三角示范区则分别聚焦科创、国际商贸、长三角一体化,打造特色营商环境。
京沪营商环境6.0政策文件分对比分析
01市场准入
北京侧重消费、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的快速准入,并创新提出探索允许未产生经营收入的歇业市场主体按次申报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上海更为侧重企业名称、企业证照变更相关的改革事项,并创新提出探索在相关行业领域企业登记流程中嵌入环境许可告知性提示。
02获取经营场所
在不动产登记方面,北京侧重不动产登记的数字化和联办服务,上海侧重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在工程建设领域,北京将推行“分段施工”制作为改革重点,上海则全面推行“桩基先行”。
03市政公共基础设施
在市政接入方面,北京更为关注互联网接入,上海则关注燃气小型标准化接入;在投诉机制方面,上海强调独立投诉机制;北京和上海均创新提出探索建立市政公共设施共享系统。
04劳动就业
在灵活就业方面,北京侧重招聘就业方向,上海侧重权益保护方向;北京对就业服务、企业培训服务都提出了明确的定量目标。
05获取金融服务
北京和上海均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融资便利度方面,上海倾向提供各类减免服务。
06数字贸易
在查验作业改革方面,北京侧重灵活查验方式;上海侧重无陪同查验;在货物通关模式方面,北京侧重查验方式的改革;上海侧重无纸化方向改革;北京高度重视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及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环境。
07纳税
北京以智慧税务为主线开展各项税务工作改革,上海侧重落实各项税费减免工作。
08争端解决
北京在上海的工作重点趋同,集中关注法院数字化、拓展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提高国际商事仲裁效能等方面。
09市场竞争
在政府采购领域,北京侧重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上海侧重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总门户建设;北京重视中小企业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公平竞争。
10办理破产
在办理破产信息查询方面,北京侧重丰富线下窗口功能,上海侧重完善线上系统功能;上海更为关注涉及办理破产的中小微企业。
北京市营商环境6.0政策文件分析
2023年4月6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共提出165项改革举措。
从结构上看,北京6.0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提出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改革重点;第二部分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区域一体化”五条主线,详细叙述了营商环境改革主要任务;第三部分围绕组织实施、企业服务、数字赋能、重点示范区域、改革政策实施、政策宣传培训等六个方面搭建了组织保障细则。
从内容上看,第二部分(主要任务)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区域一体化五个方面为主线提出165项改革举措,其中:
市场化主线包括推动企业开办更加简便(7项)、实现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6项)、降低企业存续和退出成本(3项)、推动工业产品快速准入投产上市(3项)、进一步破除隐形壁垒(2项)、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4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公开(7项)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扩大告知承诺审批事项范围及“一业一证”场景改革是市场主体准入准营方面的重点;消费领域企业、工业领域企业为企业准营制度重点关注对象。
法治化主线包括着力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8项)、实施精准有效监管(4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5项)、加大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力度(9项)、推进司法质效不断提升(5项)、深化企业破产制度改革(4项)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对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出了明确的定量考核目标,即到2023年底,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达到100个以上,实现服务企业3万家以上。
国际化主线包括不断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环境(5项)、大力提升国际贸易发展环境(14项)、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人才发展环境(5项)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通过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鼓励贸促机构、会展企业举办或参加境内外展会等方式为外商投资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跨境贸易领域改革侧重方向。
便利化主线包括系统创新政务集成服务(2项)、全方位优化利企便民服务(6项)、提升政务信息化服务(4项)、推进政务标准化服务(7项)、重点推进智慧税务建设(4项)、积极开展稳定和扩大就业服务(4项)、不断提高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效率(7项)、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报装便利度(5项)、用好各类金融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1项)、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3项)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打造“系统集成”政务生态是政务服务领域改革重点之一。
区域一体化主线围绕商事制度(4项)、协同监管(5项)、政务服务(4项)、跨境贸易(4项)、知识产权(4项)等五个方面,提出21项具体举措,着力破解制约区域市场主体经营发展体制机制性障碍。
图片
上海市营商环境6.0政策文件分析
2023年1月28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共提出195项改革举措。
从结构上看,上海6.0划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思路,提出指导思想、评价标准、服务理念及战略目标;第二部分从BEE指标维度,按照国际可比、对标世行,围绕与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获取金融服务、纳税、办理破产等方面开展重点领域改革;第三部分从企业全生命周期维度,参考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特色指标,围绕政策、企业、信用、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服务和监管;第四部分从区域维度,聚焦重点地区和主体,进行针对性定位和部署;第五部分从协同配合、监督考察、宣传推介等三个方面搭建了组织保障细则。
从内容上看,第二部分围绕世行BEE10个一级指标提出59项具体改革举措,其中市场准入退出9项、获取经营场所8项、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报装9项、劳动就业8项、获取金融服务9项、跨境贸易13项、纳税6项、解决商业纠纷6项、促进市场竞争10项、办理破产7项。
第三部分围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的特色指标提出47项具体改革举措,其中政务服务6项、政策服务5项、企业服务6项、信用服务4项、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6项、简化证明事项3项、精准高效监管4项、规范监管执法7项、法治保障6项。其中,更加强化“一网通办”的企业服务功能是政务服务数字化的改革新方向;避免“一刀切”“运动式”执法是上海规范监管执法领域改革重点之一。
第四部分围绕国家战略任务在上海的重要承载区,包括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科创区、商务区及一体化示范区进行写作。其中浦东新区从市场准入、人才签证、研发机构聚集、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临港新片区从“央地协同”监管机制、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等方面进行制度突破;张江科学城、虹桥商务区、长三角示范区则分别聚焦科创、国际商贸、长三角一体化,打造特色营商环境。
京沪营商环境6.0政策文件分对比分析
01
市场准入
北京侧重消费、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的快速准入,并创新提出探索允许未产生经营收入的歇业市场主体按次申报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上海更为侧重企业名称、企业证照变更相关的改革事项,并创新提出探索在相关行业领域企业登记流程中嵌入环境许可告知性提示。
02
获取经营场所
在不动产登记方面,北京侧重不动产登记的数字化和联办服务,上海侧重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在工程建设领域,北京将推行“分段施工”制作为改革重点,上海则全面推行“桩基先行”。
03
市政公共基础设施
在市政接入方面,北京更为关注互联网接入,上海则关注燃气小型标准化接入;在投诉机制方面,上海强调独立投诉机制;北京和上海均创新提出探索建立市政公共设施共享系统。
04
劳动就业
在灵活就业方面,北京侧重招聘就业方向,上海侧重权益保护方向;北京对就业服务、企业培训服务都提出了明确的定量目标。
05
获取金融服务
北京和上海均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融资便利度方面,上海倾向提供各类减免服务。
06
数字贸易
在查验作业改革方面,北京侧重灵活查验方式;上海侧重无陪同查验;在货物通关模式方面,北京侧重查验方式的改革;上海侧重无纸化方向改革;北京高度重视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及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环境。
07
纳税
北京以智慧税务为主线开展各项税务工作改革,上海侧重落实各项税费减免工作。
08
争端解决
北京在上海的工作重点趋同,集中关注法院数字化、拓展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提高国际商事仲裁效能等方面。
09
市场竞争
在政府采购领域,北京侧重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上海侧重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总门户建设;北京重视中小企业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公平竞争。
10
办理破产
在办理破产信息查询方面,北京侧重丰富线下窗口功能,上海侧重完善线上系统功能;上海更为关注涉及办理破产的中小微企业。
京沪6.0对比(BEE十个指标)
市场准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