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旁听庭审 “面对面”参与听证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助力司法公信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21  来源:赤峰市人大常委会  浏览次数:172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走进市中级人民法院,全程旁听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参加一起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听证会,通过沉浸式、全流程、可视化的深度参与,推进人大对司法实践过程的事中监督,用看得见、问得细、督得实的举措持续推动司法公信水平提升。

      庭审现场“沉浸式”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敲响法槌,一起职务犯罪案件正式开庭审理。旁听席上,8名市人大代表神情专注,仔细聆听公诉人指控、被告人供述、辩护律师质证,细心观察审判人员在庭审各个环节的表现,对照庭审程序、庭审秩序、司法礼仪、诉讼权利保障、庭审公正性等多项标准开展评议。在对此次庭审给予肯定的同时,代表们就司法机关如何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提高司法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旁听活动结束后,代表们纷纷表示:“职务犯罪案件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和政府公信力,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既是对司法审判工作的监督,也是一次深刻的法治教育。”“通过旁听庭审,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得到实质性加强,有助于推动司法机关秉公办案、严格执法,让司法活动更加透明公正。”旁听庭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搭建了优质平台,也增强了代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为今后依法履职奠定了坚实基础。

      听证会上“精准化”建言,为诚信建设注入人大力量

  “这笔案款涉及多名受害人,分配方案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案款分配听证会上,人大代表针对分配方案提出明确建议。此次听证会邀请了2名人大代表出席,他们围绕案款数额核实、优先受偿顺序、分配比例确定等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与办案机关深入沟通交流,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集资诈骗不仅侵害群众财产安全,更严重破坏社会诚信体系。人大机关组织代表参与案款分配听证,正是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将群众诉求与司法实践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通过监督,推动案款分配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既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也向社会传递“诚信有价、失信必惩”的强烈信号,为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注入人大力量。

  无论是“零距离”旁听庭审,还是“面对面”参与案款分配听证,都是市人大常委会发动代表开展司法监督的重要实践形式。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对司法实践事前、事中监督的探索,通过建立代表参与司法监督常态化机制等,构建有效监督体系,推动解决了一批司法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开展司法监督既是法定职责,也是回应群众期盼的必然要求。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完善代表履职平台,通过系统化的司法业务培训提升代表监督能力,让代表在司法监督中更有底气、更具实效。同时,将进一步丰富监督形式、拓宽监督渠道,以有力的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护航诚信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赤峰、法治赤峰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信用服务客服

智能机器人客服,24小时为您服务

{{ item.time }}

{{ item.value }}
常见问题
信用知识
请完成安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