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tem.time }}

今年以来,宁城县围绕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领域,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工程,通过细化任务清单、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强化失信治理等举措,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结合县域实际,宁城县印发《2025年度诚信建设工程重点清单》,明确31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5项;剩余26项均取得阶段性成效,整体推进有序。
一、政务诚信建设提质增效。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制定46份“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及服务指南,办理相关事项17900余件;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收回99项承接困难事项。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计划6月开展全县执法人员全覆盖培训,建立涉企执法投诉举报机制,已收集线索5条。强化干部信用管理,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等环节核查干部信用358人次,并将诚信教育纳入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核心课程,推动常态化教育。
二、商务诚信建设规范市场。拓展信用报告应用场景,覆盖13项行政审批,工科局在企业申报节水型企业、技术中心等10项次业务中,以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推动“诚信兴商”宣传,聚焦汽车、家居等领域开展主题活动;推广“信易贷”平台,组织政银企对接,8家金融机构与30家企业精准对接融资需求。加强经营主体信用服务,发放3.3万份企业年报指南,帮助313户企业修复信用;文旅、交通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违规案件400余起,处罚160余件,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三、社会诚信建设融入治理。拓展“信用+”应用至审批、养老等10个领域;加强医保诚信监管,检查223家次,追回违规基金211.67万元,聘请20名社会监督员强化监督。培育诚信示范,指导7家企业申报资质,推荐4家参评绿色制造示范;推行信用承诺制,签订社会救助诚信告知书3200余份、考生承诺书44份,推动信用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四、司法公信建设强化规范。法院强化审判管理,发布通报22期,阅核案件3351件,开展执行攻坚2次;检察院筛查虚假诉讼线索,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公安局公开法律文书865件,评查案件1040起,开展“昆仑2024”专项行动;司法局梳理56项权责清单,帮扶28家企业。通过创新机制,全面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宁城县将聚焦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位一体”诚信体系,深化阳光政务、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拓展“信用+”场景、强化司法公开,以制度保障和部门协同,打造全方位诚信建设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信用支撑。
(宁城县诚信建设工程办公室 供稿)
文章搜索